话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江苏的一个创业中心即将开业,为了宣传推广他们的孵化器,该创业中心的领导请来了当地非常有公信力的媒体记者,结果就在采访会上闹出了一个大乌龙。在那个年代,能做媒体记者的都受过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结果记者问到:您们的产品是新型的孵鸡蛋的流水线还是引进了国外孵鸡蛋的机器呢?
由这个好笑的发问引申到现象本质,固然有记者在采访之前不做足功课,本身职业素养不匹配的问题当然也存在着普罗大众对孵化器这个名词的误解。在2020年的今天,在大马路上随机采访过路人,有80%的人都知道孵化器不是孵鸡蛋的产品,但是却少有人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究竟什么是科技企业孵化器。
一、首先让我们走进众创空间。
广义:涵盖创新创业全领域的“大孵化平台”,包括创客学院、创客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乃至双创产业园。
狭义:处于创业孵化链条前端的“创客空间”,创客学院、创客空间、苗圃,含部分孵化器的功能。
二、众创空间的由来
国外:世界第一家孵化器成立于美国纽约州巴达维亚工业中心。1953年,这个中心将闲置厂房分割利用出租给小企业,逐步形成孵化器的概念。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市场行为但是美国政府借鉴,参考并规范,推广了这个行为,也给予了一定政策支持。
国内:对于中国来说,孵化器这个名词属于舶来品。1987年,武汉东湖(高新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引入孵化器概念,成立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
三、孵化器三个发展阶段
1987-2000年,孵化器为初级形态,主要是高新区、事业单位等政府机构设立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对被孵企业提供物理空间、硬件设施、政策优惠等基础服务,实施对创业企业的社会扶助职能。
2001-2013年,孵化器为中级形态,以政府、大学、国有企业和部分民企为主体,对被孵企业提供中介,培训和管理费用,出现增值服务和部分投资关系。
2013-现在,孵化器为高级形态,建设主体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主要以被孵企业为产品,进行全方位商业化运作,全链条打造、专业孵化、投资功能等孵化模式,实现孵化器和被孵化企业的互动成长。